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中心简报第2期

2018-10-26 00:00:00

2

学习文件,提高认识,积极支持高校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一、《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三、(二)条指出:

“建立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使其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10—15个研究方向和领域形成和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并带动全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2001.7.17公布)

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摘录:

1、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采取省教育厅和高校共建,以高校自建为主方式,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

2、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以学校为单位,在主管校(院)长的领导下,由校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科研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学校的主要职责是;①制定本单位入选重点研究基地的具体建设计划,并负责落实;②组织本单位重点研究基地的推荐申报;⑧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相应的配套经费;④组织和支持重大学术活动;⑤向省教育厅社政处定期报告工作。

3、申报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的科研构机或系、所(称申报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拥有种类较为齐全的专业书刊等资料;②拥有或学校能够提供其他相关书刊资料;⑧拥有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国际互联网络终端,以及其他相关仪器设备和先进软件;④有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专门用房;⑤拥有在全国或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⑥有一套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建设全省一流研究基地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有科学、严格、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⑦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不少于3名专职研究人员;⑧鼓励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联合创办“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申报。在同等条件下,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优先考虑;省级重点学科优先考虑。

4、评选程序:①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申报材料;②省教育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合格审查;⑧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并淘汰不合格申报单位;④专家组实地调研考察,考察步骤是:申报机构论证答辩,召开教师座谈会,实地考察机构设置,专家讨论评估,投票表决。

5、省教育厅将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每个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数额与周期。原则上在5年内,省教育厅对每个重点基地每年投入5万元人民币的建设经费,重点研究基地所在学校必须同期以不低于1:1比例的数额配套投入。

6、重点研究基地所在单位每学期检查一次基地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

7、省教育厅社政处每年组织一次基地年度检查工作,两年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并对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阜阳师院申报《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申请评审书》摘录:

1、基地名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

2、基地负责人:张登岐、刘学忠、刘庆强(阜阳市市长)邵国荷(毫州市市长)

3、基地主要研究方向:①中国古代文学;②汉语言文字学;⑧区域经济学;

4、专职研究人员中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

张登岐、王绍峰、胡习之、方孝坤、刘学忠、李健、魏宏灿、刘宏、汪芳启、王启才、张明华、王海亭、邹林、程梅花、李良玉、张宁、徐修宜、吴海涛。

5、校内兼职研究人员中学术骨干

张利华、倪祥和、伍德勤、苏凤捷、陈守富、陈海燕、张庆旭、张邦建、魏锦虹、朱育颖。

6、校外兼职研究人员主要学术骨干

池子华(苏州大学)、陈庆元(福建师大)、杜长平(阜阳市)、亓龙(阜阳市)、汪东恒(亳州市)、张杰(毫州市)

四、基地相关二级及三级学科(提纲)

(一)文学

1.中国古代文学

(1)三曹及建安文学研究

(2)竹林七贤(嵇康、刘伶)及魏晋文学研究

(3)老子、庄子的美学思想研究

(4)历代文人(北宋)在颍州的文学活动研究

(5)皖北(阜阳、亳州)民间艺术研究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阜阳汉简与古文字学研究

(2)阜宿方言与民俗语言学研究

(二)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1)老子、庄子哲学研究

(2)管子哲学研究

(3)颍州与古代颍河文化研究

(4)陈抟与古代道教研究

(5)皖北古代农民起义(捻军、红巾军)与宗教的关系

(三)经济学

1.中国古代经济学

(1)管子的经济学思想

(2)老子、庄子的科技思想研究

(3)皖北(阜阳、毫州)古代贡文化(贡酒、贡菜等)研究

2.区域经济学

(1)皖北(阜阳、亳州)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2)皖北(阜阳、亳州)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3)皖北(阜阳、亳州)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研究

(4)皖北(阜阳、亳州)历史文化与皖北经济发展研究

(5)华佗与皖北(阜阳、毫州)中医药文化研究

五、阜阳师范学院院字[2002]36号文件《关于申报安徽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报告》摘录

我院申报理由基于以下三点:

其一,皖北区域文化是安徽最有特色与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之一,具有独立的、系统的和重大的研究价值。皖北为我国古代南北两大文化带交叉边缘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丰厚、特质卓异的区域文化圈,并孕育了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语言史、经济学史、中医药史、道教史、农民起义史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的老庄哲学与道家文化、三曹与建安文化、嵇康与竹林七贤、阜宿方言与方言学、管子与经济学、华佗与中医药学、陈抟与道教、陈胜吴广和刘福通(红巾军)及张乐行(捻军)与古代农民起义等。这些与皖北区域文化关系密切的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有不少已成为相关领域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显学,具有构成重点基地重大研究的学术底蕴。我院从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四十多位人文社科学者持续对皖北区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传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前期成果,在整体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备进一步组织重大课题开展学术攻关,以期通过特色研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实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目标。

其二,本重点基地与阜阳市政府、亳州市政府联合共建。我院与阜阳市政府、毫州市政府就高校与地方联合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一事进行了认真洽谈,两市政府及主要领导大力支持联合共建工作,并达成正式合作共建文件。两市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这种与地方政府的正式合作共建,确保了重点研究基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步发展”、“产、学、研”一体化这一建设标准落到实处,为本基地承担地方实际工作部门的应用课题研究及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咨询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服务于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共建,既为基地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及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能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其三,我院将全力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推动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整体提高的重大举措,也为我院科研上台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皖北人文社科文化研究基地”如能被批准为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我院将根据重点基地建设需要,整合并优化配置全院科研资源,优先提供科研条件。同时,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科研运行机制,规范科研管理,确保重点基地规范化、科学化、高水平、高效率运行。力争通过一个周期的建设,将基地建设成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